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多年来对国内诸多问题的认识一针见血,其睿智和良知一直以来,深受国人敬仰;而由于他贵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么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他的每次提议,都让我辈产生诸多“政府要——”的遐想。但实践所证实:吴老几乎所有的对问题的判断和解决问题思路和方法阐述的都来自于自己的睿智,而从不代表政府。而从吴老每每都是在新一届领导人产生前后相对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看,实际上,他的提议也只是他自己的愿景;粉丝们原本不必当真。但虽然明知,还是一次次的产生遐想。但愿吧!但愿这一次吴老“过去几十年走偏了,十八大意义是是重启改革”的判断依据的是“内幕消息”,是来自高层的结论;不再是改而不革!!!
附:
吴敬琏:十八大意义是继续深化改革 过去几十年走偏了
凤凰财经讯 3月16日消息,吴敬琏今日参加中欧商学院论坛做了关于“怎样重启改革”的演讲。他的演讲直指主题,称十八大后做了很多决定,有人觉得最重要的是到2020年居民收入翻一番,但其实最大意义的决定是重启改革,沿着七十年代末的精神,继续深化改革,这一点在过去的几十年走偏了。
吴敬琏回顾历史时表示,很多年轻人现在已经不知道近三十年发生了什么事,尤其是最近十年有过哪些分歧。 吴敬琏所说的70年代末的改革精神,其实概况起来可以用“放权、让利、开放”来概况,即减少政府干预,依靠市场的力量,释放个体的创造力,充分发挥价格的调节作用。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特别近10年来改革的深入,部分领域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增加。
吴敬琏分析了改革放慢的原因,一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举步维艰;二是权力寻租、腐败等现象愈演愈烈,而解决这两大难题的关键在于重启改革。
他认为,当前的以大量投放资源拉动经济的粗放式增长不仅导致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同时由于行政权力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力过强,而造成了寻租的体制环境。
“若使用加强党政机关政治权力的方式来干预腐败只能加重问题,形成恶性循环。”吴敬琏表示。
吴敬琏还分析了改革放慢的原因。他称,寻租经济导致改革放慢,过去命令经济遗留太多问题,腐败现在已经形成怪圈。世纪初的许多改革,电力部门铁道部门的改革等等,现在回头看看,实际上基本没做,四项改革现在只做了一项,就是电网和电厂分开,网厂改革一旦做了我们就看到效果很不错。
吴敬链在回答记者提问的时候,还对近期热点进行了回应。吴敬琏认为,铁道部债务最后一定会落在纳税人身上,关键是以什么方式落在纳税人身上。而对于房地产市场,吴敬琏说:“我也不知道什么改革能打破泡沫,反正限购不是改革。”